当国内车企纷纷降价,甚至形成了“价格战”,消费者还是持观望状态,汽车后面还会一直降吗?消费者为何保持观望态度?
消费者普遍存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,当降价变成潮流,席卷整个车市,消费者就会思考车价会不会有继续下降的可能性,等待价格稳定下来再买车。与此同时,很多车企和经销商在降价的过程中,充满“套路”。虽然车企虽然宣布在国内推行购车补贴,但是也仅仅只是将之前经销商端的优惠推到了厂商层面,所谓的降价潮,本质上被打了很多折扣。
全国汽车降价潮,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
价格战能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产品,但一定不是更好的产品,因为厂家有一万种方法低价降配,他总不能不要利润啊,比如这次五菱汽车推出的缤果,你看看看着配置不错,结果安全减配的很严重,气囊也少了,ESP也没了,这就是恶性竞争的后果。价格战就是把良币逼成了劣币,让老外看我们的笑话。
对于龙头比亚迪而言,价格战就是让原来的潜在消费者改为持币观望,迫使厂家下调产能,迫使工人拿不到应得的加班费,这对于消费,对于就业,乃至于国民经济,更明显的不利。通过合理竞争逐步下调价格是没问题的,但是这种惨烈的战争方式显然是有严重弊端的。
有网友说没看到价格跌过,反而涨价了,我们这里大众反而涨价了,不知道补贴了个啥,打出补贴的旗号涨价,没看懂这波操作,现在更离谱的是,销售从那里听来的说是国六B延迟到24年1月份了,所以价格更坚挺了,别的品牌也一样,所以谁会购买,其实不用这么玩套路,这些套路不觉得已经过时了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